舞彩家園 | 民族舞蹈之——哈尼族舞蹈
哈尼族是我國古老的民族之一,主要聚居在云南南部的紅河州、思茅地區和西雙版納等地,有著豐富的口頭文學和民間舞蹈。哈尼族支系繁多,在漫長而曲折的發展歷程中,勤勞勇敢的哈尼族人民創造的哈尼族舞蹈,成為其文化長廊的一朵奇葩。
哈尼族人崇尚“萬物有靈”,生活中的很多場合都有歌舞相伴,他們用舞蹈表達對自然界所有生命的珍愛,舞動出優美的語匯動作。舞蹈的表現形式有單人舞、雙人舞、集體舞等。從表演性質上可分為祭祀舞蹈和自娛自樂性舞蹈。
哈尼族舞蹈種類很多,有《扇子舞》《多波搓》《扭鼓舞》《木雀舞》《棕扇舞》《芒鼓舞》《碗舞》《竹筒舞》《阿依搓》等等。
哈尼族舞蹈在哈尼族文化長期發展中逐漸成熟定型,它的文化類型是“農耕文化型”。
異常艱苦的生活環境,使哈尼族的生產方式也較為特別,背背籮、挑擔子起身時,身體必出現扭胯、曲膝、塌腰和撅臀等姿態,從而造就了哈尼族舞蹈的動律特點。
在服飾方面,哈尼族的特點也很突出。哈尼族居住在熱帶地區,氣候炎熱,由于勞動方便的因素,哈尼族許多支系以穿著短褲、短衫、短裙為主。
哈尼族舞蹈豐富多彩,是民間生活與生產活動的一部分,它以民間生活為基礎,用舞蹈的方式表達生活的需求,在云南少數民族舞蹈中有著獨特的民族風格。
來源:信息中心
整理/楊春苗